一次电话测试
丰收店服务中心客服人员:闫 欣
一天中午,我接到一位先生的电话。先生开口就是质问的语气:“你们怎么回事,我刚到家,买了两盘鸡蛋,有一盘里面有裂的。”我马上向顾客致歉。经询问,顾客在买走商品时并没有检查商品。
本着相信顾客的原则,我立即对顾客说:“实在对不起,是我们没有检查到,给您添麻烦了。我现在马上加您微信,您可以办理相应商品的退款,或是您保留好坏鸡蛋的照片,下次来超市服务中心,您出示鸡蛋的照片,我们给您补上相应数量的鸡蛋。”听到我说这些,电话那边传来了愉快的笑声,先生说:“不用不用,告诉你啊,我在和我爱人打赌,我说信誉楼不满意就退货,这种情况肯定能退换。但是她不相信,她说哪有零售超市给退换货呀,所以我们就打赌了,我打电话的目的,就是要证明给她看。”
我说:“哦,原来是这样,谢谢您的认可。我们始终贯彻视客为友的理念,一直是站在顾客立场为顾客解决售后问题,让顾客没有后顾之忧。”之后先生又表达了对我们的认可。说上次我们曾经给他解决过类似的问题,已经很不好意思了,这次只是为了打赌才打的电话,真的不用补偿。先生再三谢绝后,我也不再多说,愉快地挂了电话。
不与顾客争对错,站在顾客角度思考问题,在一次次的实践中,让我们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认可和纷至沓来的脚步。
从“无法维修”到“真心理解”
冀州店电子项目导购员:邢新明
一位顾客拿着一台型号老旧、已经使用了多年的摄像机来到柜组,说摄像头被孩子摔坏了。我接过来进行查看,发现已经不能维修了。当我告知顾客时,未料话音未落,顾客骤然拍桌:“你们这什么服务?必须给我解决!”
争执声引得旁人侧目,我手足无措,只得匆忙求助附近的运营经理。经理耐心地听顾客倾诉完以后,待顾客情绪渐缓,这才提议:“我明白了,这样,我们和售后部门联系一下,看看这个问题能不能帮咱解决了。”随后经理马上与售后进行了沟通。对方了解了具体情况后,最后给出的结果还是和我之前说的一样,无法维修。但因为经理积极帮助顾客解决问题的态度,让顾客最终理解并接受了这个结果,还说:“经理就是经理,和员工的确不一样。”
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。我从经理身上学到了,面对售后的顾客,他们首先需要的其实是理解,是与之情绪产生共鸣,在理解安抚之后再谈具体解决方案,这样才能事半功倍。冰冷的“无法维修”四字,伤害的是顾客渴望的那份被重视的体面。
没过多久,又有一位类似情况的顾客前来。这次我先搬来座椅,递上热水:“您先歇会儿,我这就帮您联系售后。”顾客听完售后的结论后,很平和地对我说:“人家修不了就算了吧。没多少钱的小东西,也确实用了好几年了。”那一刻,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初心为顾客的服务。
通过这两次经历,让我深刻领悟售后服务的真谛:顾客拿着出现问题的商品找来时,带着的是一份焦虑与期待。流程与规则是服务的骨架,而理解与情绪共鸣才是流淌其间的血液。并非所有的售后问题我们都能给予解决,但耐心倾听安抚,积极帮助顾客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,才能让顾客满意。这也是我在导购岗位上不断成长的宝贵经验。
主动为顾客换新
威县店男鞋项目柜组主任:李凤肖
一位顾客来到柜组,指着脚上的鞋子说:“这双鞋没穿几天,现在越穿越大,垫上鞋垫还是大,你看看能给修一下吗?”我连忙向顾客致歉。通过查看,发现鞋子的确很大。考虑到可能是号型推荐不准导致的,便主动提出给顾客换一双小一码的新鞋。顾客对我们能主动承担责任感到有些意外,也非常满意,表示以后买鞋还会来信誉楼。
后来经理知道了这件事,夸赞我能够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,敢于主动把责任揽下来,大力度解决退换货。
建议大伯把家里的核桃退了
青县店收银员:王 曼
今天中午接待了一位退核桃的大伯。退货时询问顾客原因,大伯说:“这个核桃有点甜,我们老两口都是高血糖,吃不了甜的。”听到顾客的原因后,我再次因为我们的原因又让顾客跑了一趟向顾客道歉。
在帮顾客操作退货时,发现顾客当时是买了两兜核桃,于是进行了询问。大伯说:“是买了两兜,但那兜吃了一个,一吃是甜的才来退的。”听见大伯的回答后我主动回复说:“您家里要是有孩子可以给孩子们吃,微甜的口感孩子比较喜欢。要是没人吃,您也可以拿回来退了。”大伯听后说:“家里孩子们都不在家,我们也吃不了。”我说:“那您可以拿回来都退了。”大伯带着疑问说:“吃了也可以吗。”我说:“可以,没问题,要不您放家里也浪费了。”大伯听后非常感谢地离开了。
过了10多分钟后,我看到大伯拿着核桃在其他银台办理退货,想必是因为我的建议解决了老两口核桃不能吃而浪费的苦恼。
多为顾客想一点,多说一句,不让顾客买到不合适的商品,会赢得顾客信赖。